9月29日,人文学院组织师生党员集中学习了由外交部外语专家、原外交部翻译室主任陈明明大使主讲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解读”线上专题讲座。
8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阐释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实践和成就。通过聆听陈明明大使的讲解,人文学院师生党员纷纷表示,通过学习不仅深化了自己对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实践与成就的理解,也学习到了时政文献常用的英文表述方法与翻译技巧。




学习心得
人文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刘先福: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翻译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实践和成就,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高校英语老师,我一定谦虚敬慎,爱岗敬业,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书育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人文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杨彬: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我们在教学科研中要秉承严谨扎实的学风、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灵活恰当的处事风格,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文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陈景升:讲座中,外语专家陈明明讲述了翻译时政类文件时常用的英文表述法以及在英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点是,翻译在选择单词时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他的一个例子是,关于“重建”这个词的翻译,在之前的某个历史时期应该使用reconstruction,而在现在这个时期则应该使用development。他的观点是,因为我国已经完成了重建的过程,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发展的阶段。
人文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陈晓云:中国产生了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正是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有了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全党才有所依,人民才有所趋,我们才有为实现目标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我们的党才能持续焕发出蓬勃朝气。
人文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张倩茹:我不仅收获了许多关于时政文献的英语知识,还深刻地体会到党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人民”二字深深融入党的血脉,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一体同心、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作为青年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群众“身边小事”作为我们党员干部的“头等大事”,把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相结合,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光辉事业推向前进。
人文学院学生第五党支部廖燕婷:回首百年征程,我们党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沉湎过去,而是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安不忘危,继续奋斗。我们党经历了太多的困难,一次次在困境中发展壮大、在绝境中突出重围、在逆境中毅然奋起。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前景光明辽阔,前路不会平坦,我们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徘徊彷徨。
“人文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此次讲座是一次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以及专业学习等三位一体的学术讲座,是学院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科建设共同发展的重要活动。”人文学院院长兼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孙文缘表示,通过此次学术讲座,全体党员师生一起“学党史、悟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意识,赓续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今后扎扎实实学习工作、干事创业的动力,优化学科建设,培育时代新人。
(人文学院 冯瑜玮)